集团型国有企业员工薪酬体系面临哪些挑战
2024-11-20 10:55:59 浏览:33 咨询电话:13288880460集团化是企业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形态。集团型企业管理层级纵深,业务领域多元,人员类别多样,下属企业跨地域甚至跨国经营,普遍需要系统、稳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来支撑集团整体业务发展。
对于单体企业来说,薪酬改革的“痛点”在于如何通过薪酬优化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激发人才活力;而集团型企业薪酬改革的“难点”则是如何在实现集团体系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下属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活力与动力。同时,集团型国有企业内部关系相对复杂,下属企业差异化管理现状和发展中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为改革增加难度。
集团型企业进行薪酬体系改革的两个常见契机,一是集团层面进行重组整合,亟需根据组织整合策略对下属企业各自薪酬体系进行融合或并入;二是集团层面缺乏统一体系,或运行多年的旧体系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下属企业自行优化导致整体体系混乱,亟需改革。带来的典型问题有:
典型问题一:薪酬激励对业务发展驱动力、牵引力不足。随着集团业务发展,经营模式、经营难度都可能发生变化,转型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落实在考核中,也要通过常态化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牵引。
典型问题二:薪酬体系相对统一性不足,阻碍流动发展。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下属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对薪酬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没有从集团层面统筹优化,各家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处理,会导致体系看似一致,实际差异很大,无法从集团层面实现系统化管理,人员流动后定级定薪成为难题,阻碍人员交流发展。
典型问题三:薪酬激励“大锅饭”,或缺乏约束。集团型国有企业强调公平与维稳,可能会造成工作难度、贡献与薪酬回报不匹配,导致薪酬激励性不足;或过于注重正向激励,缺少与激励对等的约束机制,导致薪酬能高不能低,经营责任没有办法落实到个人,导致公司整体薪酬产出效能与同行相比较低。
典型问题四:薪酬管理规范性不足,同岗不同酬。集团型国有企业发展多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如事业单位改制产生“身份”标签,新老员工薪酬差异由“身份”而非岗位和绩效结果决定;或新员工综合素质较高、市场价值较,与非绩优老员工造成薪酬倒挂。